武卫(北京昌平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1. 武卫,北京昌平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谢谢头条家的史先生邀请。昌平历史上有一些名人,重点介绍几位,首推刘蕡,其余按年代为序。近现代的从略,以免厚此薄彼。

1、刘蕡(?—838),字去华,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人。中唐大和二年(828),举贤良方正,刘蕡对策称:“宫闱将变,社稷将危”,“阍寺持废立之权”,“四凶在朝,虽强必诛”。痛论中官专权,废立君主,危害国家,劝皇帝诛灭他们。考官赞赏刘蕡的文章,但惧怕中官的专横,不敢录取他。令狐楚、牛僧孺都征召他为幕府从事,后授秘书郎。终因中官诬陷,贬为柳州司户参军,客死他乡。《旧唐书》、《新唐书》有传。

2、寇恂(?—36)字子翼,昌平人。祖上为名门望族。寇恂初为上谷郡功曹,西汉更始年间王郎举兵,寇恂联络渔阳郡太守彭宠抗击王郎,投奔刘秀,刘秀任他为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建武二年(26)任颖川太守,随后改任汝南太守。建武十年(34),光武帝刘秀派寇恂率兵平定高峻乱军。谈判中斩杀了高峻的军师皇甫文,高峻归降汉。《后汉书》有传。

寇恂

3、寇洛(486—539)昌平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将领。自父辈徙居武川。北魏正光五年(524)率乡亲到并州避乱。北魏建义元年(528年)七月,万俟丑奴在高平镇自称天子时,寇洛随武卫将军贺拔岳西征,因功拜为中坚将军、屯骑校尉、别将,后又加龙骧将军、都督,累迁征北将军、卫将军。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被杀,寇洛拥奉宇文泰为主。因其有全师之功,被授武卫将军、右大都督。西魏大统元年(535)晋爵京兆郡公。大统三年(537)出任华州刺史,加侍中衔。

4、刘济(753—807)字济之,昌平人。其父刘怦为唐代幽州、卢龙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唐贞元元年(785)刘怦病死,刘济嗣任幽州、卢龙节度使,后加封至检校兵部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贞元五年(789),乌桓、鲜卑等游牧部落屡次侵扰,刘济率兵追剿,俘获甚众,安定了东北部边境。贞元中期藩镇割据,刘济率军平定乐寿、博陆、安平等地获胜,因功兼中书令。后被其次子刘总毒死。

5、陈浩(1694—?)字紫澜,昌平人。清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乾隆二年(1737)为日讲起居注官,升詹事。乾隆八年(1743)提调经史馆事,乾隆十五年(1750)八月补授侍读,充武英殿总裁。著有《生香书屋诗文集》、《楚帆集》,编录刊行《明诗约存》。

6、麻兆庆(1836—1900)字余斋,别号观石村人,巩华旧友,榆荫主人,昌平人,回族,秀才。曾在直隶、山东、河南等地军中作幕僚。清光绪五年(1879)春,昌平州续修《昌平州志》,麻兆庆参与征集资料。次年参与审订史料、编写初稿。因与其他修志人员意见不同而离去,独自撰写昌平志书。光绪十八年(1892)正月,麻兆庆的《昌平外志》刊行,是一部较好的私修志书。

武卫(北京昌平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2. 古代的「千刀万剐」到底是什么刑法?

千刀万剐即凌迟处死,即磔刑,这是一种极为残忍的酷刑,一般施加于十恶不赦之罪——谋反,至少在掌权者的角度来看。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被处于磔刑的人中,有明朝大太监刘瑾,极富争议的明末名将袁崇焕,还有清末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这三位也恰恰被当时的统治者定为谋逆。

一、权阉刘瑾

宦官是中国封建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因为身体残缺,多半心理不太健康,又加上随侍在统治者身边,很容易滋生事端,一旦放松警惕,就会酿成大祸。很多朝代都有权阉,但尤以东汉、唐、明为重。

东汉有著名的十常侍,残害忠良、卖官鬻爵、把持朝政,直接引发了天下大乱。大将军何进为了诛杀宦官而听信袁绍的建议引外藩入京,结果事泄,何进被宦官诛杀,袁绍又领兵全程搜捕诛杀宦官,弄得局势不可收拾。董卓趁机进京,控制了朝局,废少帝立献帝,然后诸侯结成关东联军讨伐董卓,董卓干脆一把火烧了洛阳,挟持汉献帝西逃长安……东汉可以说就是亡在了宦官手里。

唐朝也好不到哪里去,前有高力士、李辅国,后有鱼朝恩、仇士良,可以说是从安史之乱后,朝廷就没有缺过宦官的身影,一直到朱温要篡唐的时候才彻底铲除了这一势力,可那时对皇帝来说,恐怕也不那么重要了。

明朝的情况要略好一些,宦官多数比较安分守己,一些比较“出挑”的也都只是采用蒙蔽手段收点钱,敢于欺压皇帝的寥寥无几。明朝的阉祸责任应归咎于明宣宗朱瞻基,虽然他本人比较猛,在他眼里这些就是洒扫的奴才,但他又比较懒,于是太监们被安排学习,并赐予了批红的权力,这才给了有野心的太监以可趁之机。

明宣宗的儿子英宗朱祁镇首先尝到了恶果,由于宠信大太监王振,而御驾亲出,结果五十万明军精锐全部覆灭于土木堡,英宗本人也被俘虏,整整在塞外喝了一年的西北风才得以南归,回来后又被弟弟景帝冷落多年,随时有生命危险,又发动了一次“夺门之变”才重新上位。

刘瑾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儿时玩伴,自幼导着武宗声色犬马。武宗继位后,更加变本加厉,身边围绕着以刘瑾为首的“八虎”,一味地追求享乐,荒废朝政。刘瑾为人贪婪,处事粗暴,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就曾因得罪刘瑾而差点被整死,也正因为被流放极荒之地,才终于悟道,成就显赫之功业。

比较有意思的是,扳倒刘瑾的是八虎成员之一的张永,杨一清负责筹划,张永负责实施,由于朱厚照实在有些缺心眼儿,张永着实哭了好几场才让其下定决心。决定刘瑾命运的是武宗亲自抄家抄出来的黄金二百五十万两,白银五千万两,玉玺、玉带等违禁物品,以及他常带的两把带匕首的扇子。

武宗震怒之下,下令将刘瑾凌迟处死。由于刘瑾罪大恶极、天怒人怨,所以磔刑执行的很是认真,整整刮了三天,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一天刑毕,刘瑾还喝了两大碗稀粥,可见刽子手的技法之高超。

二、名将袁崇焕

袁崇焕是明朝历史上极富争议的人物,死时身与名俱灭,据说被剐了三千四百五十三刀,而且行刑时百姓争食其肉,惨不忍闻。从百姓的反应来看,当时是很多人相信朝廷给袁崇焕定下的罪名的,最重的一条就是与清人议和。

由于皇太极反间计施得好,年轻的崇祯帝又多疑好猜,在这样的猜忌心下,袁崇焕刚刚奔袭千里解了北京之围,就被吊上了城墙下了诏狱。消息传来,其部属哗变,有的箭直接射进了北京城内,还是袁崇焕在狱中手书一封才得以平息。那么这样看来,袁崇焕不会是汉奸,只是不熟悉当时的政治生态。

当时的情况是,崇祯皇帝刚刚继位,刚刚收拾了魏忠贤,但由于魏忠贤差一千岁就成了万岁,所以当时朝廷还有不少阉党余孽,这些人都在寻找机会,伺机反扑,崇祯很慌,稍不留神就被打回原形,所以急于建立功业、树立权威、稳固皇权。另一方面,满清势力已经崛起,时时扣关,边将又不都是袁崇焕,所以难免顾东不顾西。袁崇焕呢,说话又没谱儿,那句“计五年,全辽可复”是多重的政治包袱他压根儿没想,因为这只是“聊慰上心耳”。可对于一个急于求成的人来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全辽可复话音刚落,人家直接打到了家门口,这是多大的反差,又有多大的心理落差?

至于,崇祯到底有没有跟皇太极私下议和,我觉得也不是没可能,只不过事情泄漏了,这个事儿总得有人背锅,于是乎……

三、反王石达开

石达开被处以凌迟处死倒没什么争议,因为毕竟所属不同阵营。“天京事变”后,石达开被迫出走,此时的太平天国已经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下坡路。石达开纵然有经天纬地之才,也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三万大军被困大渡河后,石达开选择了有条件投降,他当然知道等待着他的是什么。

石达开之死历来为后人所不平,就是对手曾国藩也感到惋惜。这个被称为“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之形象”的义王,被处死时年仅三十二岁,而且临刑之时,神色自若,至死没吭一声,不愧石敢当之名!

石达开的悲剧在于,他有清晰的政治理想。当太平军攻占南京后,享乐主义思想蔓延,洪秀全、杨秀清等人都是一个想法,老子打了这么多年仗也该享受享受了,于是洪秀全一头扎进自己的皇宫再也没出来过,而杨秀清也不遑多让,穷奢极欲、党同伐异。在这样普遍想要偏安一隅的背景下,石达开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但这一理想又显得那么的遥不可及,因为他们面对的不只有清政府,还有虎视眈眈的西方列强……

3. 半线什么意思?

半线历史词典解释 地名。

即今台湾彰化县。本属诸罗县(嘉义)北部地区,清雍正元年(1723)于诸罗县北半线地设彰化县,即此。

词语分解: 半的字典解释半 à 二分之一:半圆。半百(五十,多指岁数)。 不完全的:多半。半岛。半透明。半脱产。 在中间:半空。半路上。半夜。 喻很少:一星半点。

4. 溥仪被袁世凯欺负让退位时?

溥仪退位前,清朝皇家确实是有着一支禁卫军的,人数还不少,有,而且还是一只新式军队,不可小觑。其也被爱新觉罗家族视作最后的底牌,有这支禁卫军在,至少皇城还是他们说了算。

不过,在袁世凯逼宫之时,这支皇家护卫部队却作壁上观,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而正是因为禁卫军的不作为,让清朝皇室彻底死心,毕竟手中没有武器,说话自然没有底气,只能是选择答应袁世凯的要求。

说起这支禁卫军诞生,还得提到袁世凯。话说当年甲午战争战败后,以李鸿章淮军,洋务运动练军为主体的清朝陆军体系宣告瓦解,清朝开始着手建立一支西式的近代化陆军。

这支陆军全称是新建陆军,简称新军。其摒弃了传统的清朝军制,不仅全数装备采购自国外的洋枪洋炮,从编制和训练方式上,也全部效仿德国军队,甚至还请了国军官充任教习。

在后续的发展中,新军逐渐取代勇营,成为了清朝的常备军事力量。而袁世凯算是清朝新军的组建者之一,其以小站练兵为基础组建的北洋六镇乃是清朝新军中最为精锐的部队。

而在这样一个新军组建的大背景之下,清朝皇室也组建了一支直属新军,以取代之前的火器营、健锐营等禁卫部队,也就是所谓的新式禁卫军。

由于是皇家直属部队,所以其标准也是新军中最高的,从编制武器,到训练指挥,几乎一切都是比着德意志帝国宫廷卫队来弄的,甚至于连人员组成模式都差不多。德意志帝国宫廷卫队那都是来自原普鲁士容克贵族子弟,而清朝的新式禁卫军,起初也全是八旗子弟,而且个个素质过硬,只不过后来编入了一小部分汉人。

禁卫军的装备在当时的清朝新军中乃是最好的,用的都是最好的毛瑟步枪,此外重火力方面,除了有马克沁这样的大杀器以外,甚至还装备有口径达150毫米的野战重炮,这东西放眼当时的亚洲各国,也是独一份儿,日军都没有。

当时建立这支禁卫军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打造一支完全被满洲贵族掌握的皇室亲军,成为清廷的最后一道护身符。

不过,这些满洲贵族并没有想到,他们的种种打算,却是有着一个致命漏洞,结果被袁世凯钻了空子。

那就是虽然禁卫军中兵丁都来自八旗,忠诚度完全没问题。但军官并不全是八旗贵族,大部分都是有各镇选派。

“不分满汉,由各军队衙署军官军佐内,则其兵学优长、操法娴熟者,拣选调派。”

这些人要么是出自北洋军,要么是贵胄学堂的毕业生,而贵胄学堂总办是冯国璋,乃是袁世凯麾下,学堂的老师也大多是北洋的人所以禁卫军的军官们,大都和袁世凯关系莫逆。这还不算,最后连禁卫军总统官都换成了“北洋三杰”之一的冯国璋。

而正是由于冯国璋的存在,使得禁卫军在袁世凯逼宫过程中,完全没能起到作用。

赞成共和与否,冯国璋与禁卫军的态度,举足轻重。

早在袁世凯逼宫之前,就考虑到禁卫军的因素,毕竟那是皇家直属,至少四分之三的成员,都是满蒙贵族子弟,绝对的忠心于皇室。而且他们装备先进,战斗力很强。如果他们不赞成溥仪退位,那么袁世凯就麻烦了。这一万多人,不是那么好吃掉的。

于是乎,在他的操作下,冯国璋被推上了禁卫军统领的位置,取代了皇室成员载涛。而由于冯国璋之前在汉口的战功赫赫,以及之前在贵胄学堂当总办的缘故,禁卫军的士兵军官们对其颇为信服。是故,冯国璋虽然接手禁卫军时间短,但掌控力并不小。

所以,袁世凯逼宫之前,安抚禁卫军的重任也交到了他手上。当时,是冯国璋亲自向禁卫军宣读了《清帝退位后优待之条件》,底下满蒙旗兵听后出现了不小的骚动,毕竟这是大清亡了啊。

冯国璋见此,以身家性命担保,清帝退位后,安全无虞。而禁卫军也会享受应有的待遇,不会被脱离。

在当时的大环境之下,再加上冯国璋的保证,禁卫军最终选择了服从。而禁卫军被稳住之后,袁世凯才有恃无恐跑到宫里逼清帝退位,并最终得逞。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冯国璋的之前的保证,清朝灭亡后,这支禁卫军就认准了他,成为了冯国璋的私兵。虽然隶属于北洋新军,但是除了冯国璋,谁也调不动,袁世凯也不行。而且他们也没有固定驻防,都是冯国璋走哪,他们跟哪儿。即使冯国璋下野,他们还是只听他统率。

然而冯国璋去世后,禁卫军没了依靠,只能随波逐流,参加过直奉战争,最终被裁撤。

5. 刘秀是如何收服流寇般的十万赤眉军的?

光武帝刘秀之所以被称为“位面之子”,主要便源于其开挂般的一生,而这其中便包括短期内降伏“拥兵百万”的赤眉军。那么刘秀降伏赤眉军真的是因为主角光环吗?其实不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刘秀正确的战略部署,以及赤眉军自己作死。下面,就简单来解析一下“位面之子”刘秀降伏赤眉军的过程吧。

△“位面之子”光武帝刘秀

赤眉军西入关中灭掉更始,却犯了农民起义军的共性错误

赤眉军是诞生于天凤五年(18年)的一支起义队伍,其首领为琅琊人樊崇。赤眉军的主要构成为贫苦农民,因此他们的队伍算得上是一支正儿八经的农民军了,而这支农民起义军的命运也几乎与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军完全相同。

△赤眉军的扩张速度极为恐怖

在起义初期,与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一样,他们发展极为迅速,短期内队伍便扩充到了数万人。这引起了新朝皇帝王莽的注意,于是在地皇3年(22年)派出其子王匡、廉丹统兵十余万攻打赤眉军,结果却被打败,赤眉军又趁机迅速发展至十万人以上,且实力扩充到了青州、徐州、茺州、豫州各地。

地皇四年(更始元年,23年),更始皇帝刘玄被绿林军拥立为皇帝,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此时的赤眉军曾想过与绿林军联合,樊崇曾亲率二十余人到达洛阳,表示愿意归顺更始政权,奈何刘玄对其极为冷淡,大开空头支票,这令樊崇等人极为不满,于是返回赤眉军中,兵分两路向中原进兵。

△更始皇帝刘玄

更始政权灭掉新朝之后,却迅速陷入腐朽之中,不仅大封宗室、生活日益腐化,且内部发生严重分裂,刘玄一度杀死起义军将领申屠建、陈牧、成丹等人,这令王匡、张卯等人极为不满,在被刘玄击败之后,他们便率军投奔了赤眉军。

更始三年(25年)9月,赤眉军攻入关中,拥立汉宗室刘盆子为帝,是为建世帝。在王匡、张卯等人投奔之后,又迅速攻入长安,杀死刘玄,推翻了更始政权。

△建世帝刘盆子

然而赤眉军却与绿林军一样,犯了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军的共性问题,那就是政权建立之后极容易滋生的腐败和骄纵,入主长安不过数天,赤眉军便开始在长安城中大肆抢劫,闹得百姓离心离德,而地方豪强又因为刘秀的计谋而对其阳奉阴违,最终导致赤眉军走上了绝路。

刘秀的战略规划,数管齐下将赤眉军逼入绝境

就在绿林军与赤眉军大战之际,“位面之子”刘秀已经在河北站稳了脚跟,在诸多义军和割据政权纷纷投效之后,已经颇具势力,但仍然无法与号称“拥兵百万”的赤眉军相对抗。这种情况下,志在天下的刘秀并未急于和赤眉军开展,而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光武帝刘秀

1、拉拢地方豪强。在赤眉军攻入长安的同时,刘秀立即发布诏书,“更始破败,弃城逃走,妻子裸袒,流宂道路。朕甚愍之。今封更始为淮阳王。吏人敢有贼害者,罪同大逆”。大意是说,如今更始落败,弃城而逃,妻妾儿女衣不蔽体,流亡失散于途中,朕深为怜悯,现在封刘玄为淮阴王,如果有官员胆敢加害他们,必以谋逆之罪论处。这封诏书需要刘秀付出什么吗?显然不需要,毕竟关中现在还不是他的地盘,他所付出的不过一个王位罢了。然而却将当时刘玄手下的地主豪强全部拉拢到了自己一边,要知道此时更始政权虽然灭亡了,但更始政权在东方和南方诸多势力当中仍然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刘秀这一纸诏书就将人心给拉拢了过来,这也是造成当时关中地区诸多豪强非但不与赤眉军配合,反而组织武装,隐藏粮食,制造混乱,为此后赤眉军缺粮战败埋下了祸根。

△赤眉军樊崇

2、釜底抽薪之策。刘秀在赤眉军入关之际,又派出邓禹统兵两万,尾随赤眉军进入河东郡,伺机进入关中。果然,此后赤眉军由于无法在长安立足,大军向西之际,邓禹便率军窃取了长安,虽然邓禹之后又被赤眉军打败。但在这一年,关中大旱,豪强们又纷纷坚壁清野,导致赤眉军始终无法解决粮食问题,最终不得不撤出长安。

3、形成战略包围。刘秀不与赤眉军展开正面争夺,反而派吴汉等人率军扫平河北地区的檀乡、五校、青犊、富平、获索等农民军;又派岑彭、景丹等人向洛阳以南的河南、荆州地区推进,更始政权任命的淮阳太守暴汜、宛王刘赐、邓王王常等纷纷投降,豫西地区的众多小股农民武装也先后被削平。如此一来,赤眉军虽然占据了关中地区,但刘秀却已经占据了从河北到洛阳,再到河东、河南、荆州、豫西等大片地区,不但堵住了赤眉军东归的道路,而且对关中地区形成了战略包围态势。

4、赤眉军自己作死。前文说过,赤眉军进入长安之后迅速腐化堕落,“赤眉遂烧长安宫室市里,害更始。民饥饿相食,死者数十万,长安为墟,城中无行人。宗庙园陵皆发掘,唯霸陵、杜陵完”(《王莽传》)。这种情况下,赤眉军虽然占据了长安,但却得不到百姓和地方豪强的支持,与占据一座久经战乱的空城无异。

果然,进入长安仅仅四个月后,即25年12月,赤眉军在陷入军粮严重匮乏的窘境后,无奈之下他们只得放弃长安,取道南山、鄠县,转向西北的安定、北地一带,结果又遭到陇西豪强隗嚣的阻击,再加上天寒地冻,又无奈返回长安。即使将占据长安的邓禹赶走,可如今的长安又如何养活的了赤眉大军。

△赤眉军最终无奈投降

建武二年(26年)春,已经无法立足的二十余万赤眉军,只好离开长安,准备向东转移,结果在渑池崤底遭到刘秀部将冯异伏击,一战被俘达八万人。剩余十余万赤眉军败退南阳,结果再度陷入刘秀的包围圈中,饥寒交迫的赤眉军突遇伏兵,又逢大雨,无奈之下只得投降。

至此,曾经辉煌无比的赤眉军土崩瓦解,同年三月,刘秀军占领长安。

6. 曹彰是什么关系?

在研究三国历史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对曹操身边的一些大将与曹操的关系比较模糊,尤其是曹姓宗室后人,我们就更加分辨不清了,在曹魏的历史中,出现过太多曹姓狠人,比如曹洪、曹仁、曹休、曹真、曹爽、曹彰等人。

这些人都是很厉害的角色,而且与曹操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那么这些人究竟与曹操是什么准确关系呢?在这些人当中,曹操最信任的人又到底是谁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曹操的家族历史。

曹操家族的奠基者

曹操家族的来源,根据现在的史料记载来看,拥有比较清晰记载的最早的人就是曹操的爷爷曹腾了,曹腾在家排行老五,前边还有四个哥哥,分别是曹伯兴、曹仲兴、曹叔兴以及曹褒。因为曹腾是一个太监,所以很明显曹腾是不可能生下孩子的,但是在古代收养儿子来继承家业,是一件普遍正常的事情,所以曹腾就收养了一个养子曹嵩。

曹嵩也就是曹操的父亲,至于曹嵩的亲生父亲是谁,史料中并没有更加详细的记载,所以我们也就无从得知了,不过曹嵩在成为曹腾养子之后,在宗室之内还是有其余兄弟的,比如曹鼎、曹炽等人就是曹嵩的同族兄弟。

曹炽是曹褒的儿子,后来曹炽又生了两个比较厉害的儿子,分别是曹仁和曹纯。换言之,曹操、曹洪、曹仁、曹纯,实际上就是同族兄弟,类似于我们自己和大伯家儿子那种关系,还是十分亲近的。

当然了,在一些史料当中,也有说曹操是曹嵩养子的说法,主要原因就在于曹操的亲兄弟们在史料中记载过于模糊,基本上只记载了二弟曹彬、五弟曹玉以及六弟曹德,曹操还有两个弟弟的姓名以及生平事迹就没有任何记录了。

甚至连有记录的3个兄弟,也几乎是一笔带过的,比如六弟曹德,生平事迹很少,几乎只知道他最后是跟着父亲曹嵩一起被陶谦派人所杀,其余的信息就少有记载了,我们想要知道更多也实在太难。

曹操的亲兄弟们的记载颇少,然而曹操的同族兄弟记载却颇多,这就让人比较怀疑曹操到底是不是曹嵩亲生的了,但是因为没有足够证据说明他不是曹嵩亲生的,所以这个也比较难以定论。

不过我们可以很明确看到曹操在同族兄弟中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在曹操开始创业之后,自己的同族兄弟曹仁、曹洪、曹纯都加入到了曹操的队伍中,并且成为奠定曹操后来事业的关键人物。

曹仁在三个兄弟中算是曹操最信任,并且实力最强,帮助曹操最多的,当初他加入曹操的时候,实际上自己就已经拥有一部分人马,在他加入曹操之后,不管是开始阶段的攻徐州、打吕布、征张绣,还是后来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襄樊之战等,都有曹仁的身影,他在其中给了曹操太多帮助,曹操对他的信任,已经达到可以允许曹仁直接进入自己寝宫之中,足以说明兄弟两人关系和睦,曹操对曹仁信任有加。

除了曹仁之外,就应该算是曹洪了,曹洪在曹操开始打天下的首次战争汴水之战中就已经加入了曹操队伍,在此战中,曹操被董卓手下大将徐荣击败,慌忙之中差点丢了小命,幸亏曹洪把自己的战马让给曹操,曹操才因此捡回一条小命,由此可见曹洪对曹操是有救命之恩的,曹操当然也比较信任曹洪。

不过曹洪的能力比起曹仁来,还是有所差距,这一点从后边的一些战争表现就能看出来。曹纯比曹洪能力又稍微差一些,他20岁就开始跟随曹操起兵,后来成为了曹操手下最精锐的虎豹骑骑兵统领,在南皮之战中击败袁谭,给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后来曹纯还参与了白狼山之战,在战争中以少胜多击败乌恒,只是可惜曹纯去世比较早,在公元210年就去世,阻碍了他继续前进和建功立业的步伐。

综上所述,在曹魏基业奠定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人物就是曹操、曹仁、曹洪、曹纯,这四人属于同族兄弟,要论信任程度,曹仁排在第一,曹洪第二,曹纯因为去世得早只能排在第三,要是活得久一些,可能情况会有所改变。

曹魏政权的稳定者

在曹操死后,把江山交给了曹魏的第二代掌门人曹丕,曹魏政权的稳定与发展,就只能交给曹丕这一代人来完成了。曹丕是曹操的嫡长子,他还有三个兄弟分别是曹植、曹彰、曹熊,这三人当中曹植就是七步成诗的大才子,可惜英年早逝了,曹彰、曹熊建树不多,在当时没有太大影响力。

在曹魏政权的二代当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除了曹丕之外,就应该算是曹休与曹真了。曹休是曹洪的亲侄子,至于父亲是谁,没有明确记载,他从小就没有父亲,一直跟随母亲居住在江东避难,曹操起兵之后,曹休就去投靠了曹操。

曹操对这个侄子也算不错,在曹休投靠曹操之后,曹操任命其担任虎豹骑中的一个宿卫,给了曹休建功立业的机会。曹休一生当中,丰功伟绩众多,包括开始阶段在汉中之战中识破张飞诡计,取得胜利,还有后来曹操去世后跟随曹丕南征孙权,取得不俗战绩,同时也赢得曹丕信任。

曹丕去世之后,曹休官至大司马,在当时而言,曹休已经是曹魏政权拥有实权的最高指挥官,不过曹休没有迷失自我,继续联合曹真等人一起为曹魏政权的稳定奋斗。

曹真是曹操的养子,其亲生父亲是曹操的一名下属,在父亲战死之后,曹操看着年幼的曹真可怜,就将其收为养子进行培养,结果曹真不负曹操众望,为曹魏的江山稳定效了犬马之劳。

曹真最开始阶段的培养与曹休几乎一致,只是后来曹操对其进行明确分工,曹真负责镇守西部地区,讨伐河西,成为曹魏在西部地区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后来更是成功抵御住了诸葛亮的前两次北伐,只是可惜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曹真病死。

从曹魏政权的第二代人各方面综合情况来看,要论能力,曹休比曹真更胜一筹,要论信任度,曹操肯定信任自己的儿子曹丕,至于曹休与曹真,无法谈论曹操对他们的信任程度,反而是曹丕对他们信任有加,尤其是曹休,曹丕更是对其寄予厚望。

曹魏政权的灭亡

三国就是这么凄惨,不管是蜀汉、东吴还是曹魏,都有着类似的命运,从开始阶段兢兢业业的奋斗,到有了一定基础,好好静下心来稳定江山,结果所有努力最后都在一辈人或者是一个人的手里转瞬即逝,让人悲哀叹息。

曹魏政权在第二代人曹丕这群人的手里成长稳定下来,到了第三代人曹叡时期,基本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尤其是曹爽的一些举动,将曹魏政权彻底推向了深渊。

在曹魏政权的第三代人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曹叡和曹爽,其中曹叡是曹丕的嫡长子,在曹丕去世之后,让其继承了大业,曹丕去世前就告诉曹叡,要小心提防司马懿,不过后来因为战争以及用人问题,曹叡对司马懿还是经过逐渐信任到怀疑再到信任的过程。

也就是最终曹叡听信了宠臣孙资、刘放两人的建议,在自己临死之前,任命司马懿与曹爽两人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直接加速了曹魏政权的灭亡。

曹爽是曹真的长子,按理来说是没有曹操家族的血脉的,不过受益于父亲曹真的奋斗,曹爽得以在曹魏拥有较高地位,因此在曹叡去世之前,才会任命其为辅政大臣。

奈何曹爽与自己的父辈们,能力相差实在太远,自己明明手握曹魏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并且已经将司马懿架空了,一手好牌即将王炸顺利宣布成功,却被司马懿和司马师等人发动高平陵政变搞定了,简直可悲可叹。

要说到曹爽最终的结局,其实也是他一手造成的,要是他在手握大权的时候,不要胡作非为得罪朝中士族阶级官员,想必司马懿家族想要造反也没有机会,单纯从阴养三千死士这件事情,就足以说明一切,要是曹爽没有彻底失去人心,司马师阴养三千死士,肯定会有人发现禀报的,那样一来,司马懿想要发动高平陵政变也无能为力,曹魏政权自然就不可能被司马家族窃取了。

结语

曹操家族这些人的准确关系,我们最后梳理总结一下,曹操、曹仁、曹洪、曹纯是同族兄弟,并非亲兄弟,曹休、曹真、曹彰也算是兄弟关系,曹休是曹洪侄子,曹真是曹操养子,曹彰是曹操亲生儿子,曹爽又是曹真亲生儿子,从法律意义上而言,应该叫曹操爷爷,但是他们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

曹操家族的发展历史,就是曹魏政权的兴衰史,当人才济济的时候,曹魏就在不断向前发展壮大,比如第一代人曹操、曹仁、曹洪、曹纯时期,兄弟齐心,和力断金,曹魏迅速建立起来,当人才失去之后,曹魏就逐渐走下坡路乃至灭亡,比如第三代曹叡、曹爽时代,真正的人才越来越少,曹魏灭亡就快了!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7. 神探狄仁杰第三部副将?

第三部副将是黑衣社左龙武卫副将廖文清,还有一个就是邗沟案山阳县令鲁吉英。鲁吉英的角色构建非常完美,之前也有过介绍,而钱导对于廖文清人物的设定本来也想设置成一个反转再反转,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反转全部失败,变成最容易猜到的内奸。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4)
苏卡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事情需要特别注意
上一篇 2023年11月08日
金悦(平安盛世金悦靠谱吗)
下一篇 2023年11月08日

相关推荐

  • 新义安(新义安的前身)

    新义安由向前于1947年在香港创立,其前身是成立于1919年的义安帮。新义安组织严密,等级分明。新义安只奉向氏家族为龙头,下设“五虎”、“十杰”,并在各分区设一名坐馆(话事人)和一名揸数(管理账目),一级管一级,所有成员均设有编码。...

    2023年11月07日
  • 爱情烈酒(一直在醉什么意思)

    似乎在用酒来形容某种人对自己的感情影响吧,我理解的烈酒是激情,激情让人瞬间燃烧,可比浓酒更加醉人,深厚的感情是心灵的守护者,它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就像一杯烈酒一样醉人。...

    2023年11月10日
  • reet(舞场有几种叫法)

    街舞,也称HIP-HOP,它来自黑人街头舞蹈,所以,另一种叫法是REETFUNK,街舞因其轻松随意、自由个性和反叛精神而理所当然的受到年轻人的喜欢,在过滤掉原有秆头舞蹈的痞味和夸张之后,街的车名正言顺地登上了大雅之堂---健身房。HIP-HO...

    2023年11月10日
  • 张旺(大家认为张旺这个名字怎么样啊)

    一般,不过,也不需太过在意自己的名字,它只是一种符号,一个代称,我认为只要顺口,易认就行了,我们要尊重父母起的名字,其实每个名字都寄托了父母的希望,而宽字,则是希望他能宽以待人,心胸宽广,有包容的心,做事能光明正大,希望刘宽能做到。...

    2023年11月14日
  • 世界最大bb是多少(雄狮如何辨别自己的孩子)

    看过《动物世界》的朋友都知道,新狮王赶走老狮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老狮王的幼仔全部咬死,目的是刺激雌狮发情,这在行为学上被称为“杀幼行为”。...

    2023年11月18日
  • 豪情壮志的诗(有哪首诗词算得上是豪情壮志的诗篇)

    在中国古代诗词当中,表达豪情壮志的诗篇很多,印象最深的,应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了。...

    2023年11月26日
  • 元宵节图片大全 图画(元宵节可以穿汉服吗)

    樱花树下,汉服裙摆与落樱共舞,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在盛放的花树下,形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也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让大家感受到了来自传统服饰的美好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3年11月26日
  • 好朋友图片(怎么介绍朋友互相认识)

    也可以借助一种形式,比如说可以组织一次活动聚会,让大家参与进来,这样也可以互相认识。可以请吃饭邀请想要介绍认识的人在酒席上通过敬酒也是常见的介绍认识的方式。...

    2023年11月29日
  • 休闲娱乐(生活为什么需要休闲娱乐)

    1、生活在这个世上,人类的需要有两种:一是身体需要,二是心里需要;人类需求有两种,一是物质需求,二是精神需求;人类满足有两种,一是物质满足,二是情感满足。两者结合,那人生才会有意义的。...

    2023年12月03日
  • 年夜饭的来历(春节的来历和习俗有哪些)

    春节的来历: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2023年12月11日
返回顶部